在踏上保加利亚的土地后,十字军的补给明显变得较为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保加利亚经过多年战乱洗礼,如今仍然未能完全恢复,无法供给大军所需的数量庞大的物资补给。
不久前才刚被平息的保加利亚叛乱更是让保加利亚东部地区被狠狠蹂蹦了一通,到现在还是一片焦土。
为了缓解后勤方面的压力,拉斯洛命人继续在匈牙利王国东部征调物资,通过多瑙河航运快速运抵保加利亚北部,然后再向大军输送。
为了保障从后方运来的粮食能够安全送到军中,拉斯洛便借故每隔十几公里便留下一批从匈牙利招来的劳工,命令他们留下来建设补给站。
除此之外,拉斯洛甚至给他们留下一些种子和农具,命令他们就地垦荒,名义上是为了缓解十字军的后勤压力,实际上是打算将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固定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
由于这些劳工打着十字军的大旗,加之许多保加利亚领主实际上很欢迎移民的到来,拉斯洛很轻松地与沿路的众多保加利亚贵族和教会势力达成了合作。
他们会帮助拉斯洛照看这些被留下来的“劳工”,在此期间他们的生存问题由皇帝与领主共同解决。
一旦十字军宣告结束,这些领主就可以获得对新移民的统治权,之后他们要怎么对待这些新移民就跟拉斯洛没多大关系了。
就连保加利亚的王室领地上民众是如何生活的拉斯洛也无法做过多干涉,毕竟这些事都被交给腓特烈去处理。
不过那些心甘情愿来到东方的匈牙利人也不能因此就埋怨他这个皇帝“管杀不管埋”,路都是他们自己选的。
拉斯洛很清楚自己不可能真带着全部十几万人的大军抵达君士坦丁堡,能够减轻一些无关紧要的负担对于接下来的战争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的想法在大军抵达索菲亚,并与两万多来自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巴尔干诸国的十字军会合以后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十多万人马,即便在索菲亚接收了一大波补给,使得军队辎重车的数量来到了七百多辆,也只够支撑大军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为此,拉斯洛在接下来的进军途中加大力度安置那些无法提供太多战斗力的随军人员,除了保留一些必备的、为军队提供服务的劳工之外,其他上万名劳工都被拉斯洛找机会安排到了保加利亚中部和东部各地。
那些因叛乱导致领地严重受损、劳动力匮乏的领主甚至愿意付出一些代价从拉斯洛手中换取一些移民。
尽管有部分追随拉斯洛前来东方的匈牙利人对于被强行安置在保加利亚,未能抵达远征的目的地君士坦丁堡感到些微的不满,但是他们很快就怀揣着希望开始了新的生活。
反正他们已经受够了在匈牙利的艰苦生活,这世上恐怕不会有比那更糟糕的事了。
随着大量跟随大军前进的志愿者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安顿下来,十字军的后勤压力也总算减小了一些。
经过长达数周的行军,十字军的先头部队总算踏过了已经遭到摧毁的埃迪尔内,远远地望见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君士坦丁堡附近,十字军的营地内,拉斯洛正坐在桌旁拿着一沓文档陷入深思。
在等待后续各路人马到来的这段时间,拉斯洛打算研究一下奥斯曼人的计划、后勤和其他情报。
在这个问题方面,他现在掌握着绝对的优势。
从他们并未在抵达君士坦丁堡之前遭遇任何抵抗来看,奥斯曼人应该是打算一心一意防守城市,抵御十字军的进攻。
这对他们而言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城内的奥斯曼军队有多少人,面对规模庞大的十字军都无疑是以卵击石。
不过,如果这些奥斯曼人集中力量保卫君士坦丁堡坚固的城墙,恐怕也会给十字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为此,拉斯洛必须对攻城战进行一番周密的规划。
当然,现在他依然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后勤这方面,由于海峡被阻断,奥斯曼人无法将援军和更多的物资送进城内,这就意味着城内的人力物力总有穷尽的那一天。
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奥斯曼人到底在城内布置了多少防守人马,他们的装备情况,后勤物资储备的情况究竞如何,对于这些拉斯洛目前也只有一些不知道是否可信的情报。
就比如他手里的一份关于城内守军兵力的情报显示奥斯曼人至少有三万人以上的守城军队,而且城内还有八万左右的平民。
由于是威尼斯人提供的这一数据,拉斯洛不得不在仔细考虑的同时还必须保持质疑。
原因很简单,威尼斯人的统计数据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夸大的情况,除了与商业利益息息相关的情报,其他的情报都不能全信。
而且,他在不久前才迫使威尼斯人屈服,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机坑他一手,这一点也不得不防备。
如果真如威尼斯人所说,城内守军带民众有十多万人,那拉斯洛反而认为长期围困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原因无他,城内的补给线已经被断绝,而十字军虽然运输补给相对困难,但是这都是可以克服的,尤其是眼下他们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十字军舰队便可以护送商船从海上为他们运来更多的物资,这比多瑙河补给线更加便捷,而且损耗也要少得多。
只要拖下去,城内的补给必定先一步消耗殆尽,到时候君士坦丁堡便会不攻自破。
然而,若是威尼斯人夸大了城内的守备力量,那么他们的补给肯定可以支撑更长时间,这时候十字军再选择围城就不那么明智了,拉斯洛会当机立断命人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
他现在正在等待保加利亚和热那亚两方的情报传回,希望以此与威尼斯人的情报相互印证。
这两国都与奥斯曼帝国互相提防,互相渗透,热那亚人更是向奥斯曼帝国境内派遣、
招募了不少间谍,他们也许能够带回来更加精确的情报。
“陛下,蒙费拉托侯爵、米兰总督威廉阁下到了。”
侍从向拉斯洛通报了一位客人的到来,这让拉斯洛紧皱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来。
作为帝国在北意大利的代表,威廉被他选为北意大利十字军的统帅,他的到来代表着意大利方面的援军已经抵达,距离战争正式打响的日子越来越近。
拉斯洛随即召见了威廉,他风尘仆仆地赶来,甚至没有稍微休息一会儿,在指示部队安营扎寨后便立刻来到大营面见皇帝。
“威廉,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正在考虑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计划。”
“陛下,如您所,看看我为您带来了什么?”
威廉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画卷在桌上铺开,拉斯洛的目光马上就被吸引过去。
虽然画风相当粗糙,但这副画作毫无疑问将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布置展示在了两人面前。
“这是佛罗伦萨的某位画家在几十年前画下的君士坦丁堡地图,虽然相当简陋而且有诸多谬误,但是可以供我们参考。”
闻言,拉斯洛点了点头,这张图与他印象中的君士坦丁堡还是挺神似的,不管是狄奥多西墙,金角湾还是北面的加拉塔都被包含在其中。
这座基督教世界的明珠,其城墙整体成三角形,南临马尔马拉海,此处波涛汹涌,几平无法登陆,倚仗天险:北靠金角湾,少量奥斯曼舰船停泊于此,拱卫海防:西面就是着名的狄奥多西墙,集中世纪欧洲城防建造学之大成,固若金汤。
“不错,正好我手中有关于奥斯曼人十几年前攻占这座城市时的第一手战报,这可以为我们的攻城作战一些启发。”
“但是在进攻君士坦丁堡之前,我们也许得先一步拔除在更北边的那座臭名昭着的割喉堡,热那亚方面的代表现在急不可耐地请求您将那里摧毁,最好能够将之夷为平地。
此前奥斯曼人靠着割喉堡和海峡对岸的另一座双子堡垒截断海峡,使得热那亚人不得不缴纳极不合理的过路费。
而且,用于封锁海峡的十字军如今仍然遭受着这两座堡垒的威胁,奥斯曼人在城墙上安放大炮以威胁过往船只,听闻已经有不少战舰在执行任务时被火炮击伤,我们必须尽快拿下这座邪恶的要塞。”
威廉并未忘记意大利的诸候们对他的嘱托,因此向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
“恩,这座堡垒可以称得上奥斯曼人野蛮行径的像征了,”拉斯洛点了点头,“我已经派遣了一部分军队前去探查那边的情况,既然那座城堡造成了如此大的威胁,我会派兵前去攻取割喉堡。”
割喉堡,希腊人称其为鲁米利亚堡,与对岸的安纳托利亚堡相映射,是奥斯曼人为了进攻君士坦丁堡而进行的前置准备工作。
这两座堡垒扼住了黑海的出口,切断了当时黑海对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
现在,拉斯洛也需要这条航在线的热那亚商人为自己提供大量的粮食补给,所以他一到君士坦丁堡便打起了攻打割喉堡的主意。
热那亚人显然更加急不可耐,此前他们缴纳过路费后还可以前往黑海进行贸易,现在奥斯曼人看到有船只通过海峡最狭窄之处便会进行炮击,因此穿越海峡的风险直线提升。
拉斯洛会回应热那亚人的期望,不过在是否要将割喉堡摧毁这件事上,他还是有些疑虑的。
奥斯曼人可以卡海峡,那他自然也可以,就是可能对名声不太好。
当年穆罕默德二世修建割喉堡时,整个欧洲都在痛骂这位素檀黑心,就连拉斯洛的父亲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也专门写了一封信谴责穆罕默德。
当时恐怕没人会想到,皇帝的手有一天也会伸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甚至不需要耗费多大力气就能将这座堡垒据为己有。
“这样再好不过了,陛下。”
威廉这时才将话题引向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
“关于意大利十字军所需要承担的围城任务,我们正等待着您的指示。”
过去的十字军几乎都缺乏统一的指挥,这不仅是因为中世纪的战士们缺乏统一指挥的观念,更因为大家相互之间都存在不小的矛盾,并没有多少人能够靠着自己的地位、势力和威望压制和带领所有参与十字军的人。
不过最近两次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一次勃艮第公爵力挺皇帝指挥整个十字军,这一次皇帝更是一力组织起了这场规模庞大的十字军。
无论是来自帝国、意大利还是其他地方的军队,统统都要到皇帝麾下听候调遣,这无形中增强了十字军的凝聚力,不至于像历史上几次着名的十字军那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言不合直接跑路,留下圣战盟友孤军对抗异教徒。
“我听说你们的军队中有不少守卫过加拉塔的热那亚老兵,他们对那里肯定非常了解,就由你麾下的军队负责加拉塔的围攻,我会看情况为你们分配一些增援力量,如何?”
拉斯洛几平不假思索地做出了安排。
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通过协议被迫将加拉塔拱手让给了奥斯曼人,他们对此始终心有不甘,就连热那亚总督也曾多次在给他的书信中提到希望拿回原本是热那亚殖民地的加拉塔地区。
既然如此,就让意大利军队前去攻取加拉塔,事后其他邦国的军队可以分到加拉塔的财富,热那亚人则可以拿回他们心心念念的贸易港口。
要知道在君士坦丁堡灭亡前夕,加拉塔的贸易吞吐量占到了整座城市贸易吞吐量的65,这样繁荣的贸易为热那亚人带来了大量的收益。
以后这块地拉斯洛还是打算交给热那亚人经营,不过跟拜占庭时期肯定是不一样,该交的税多少还是要交一些。
“遵从您的旨意,陛下。“
威廉对于这个安排并无异议,甚至他对此都早有预料。
加拉塔作为君士坦丁堡的重要郊区,拱卫着金角湾北面,拿下这里便可以解除奥斯曼人在金角湾上通过东罗马帝国同款铁索构建起来的海防,使十字军可以从海上向君士坦丁堡的薄弱处发起攻击。
除非皇帝也想将一部分舰队通过旱地行舟的办法运到金角湾内,不然拿下加拉塔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也就是说,他手下的军队将是第一批向君士坦丁堡发起攻击的军队。
“你们的任务很重要,一定要谨慎对待。”
拉斯洛还是额外叮嘱了一句,眼下加拉塔的人口应该也有五千左右,守军的数量不会少于一千,抵抗必然非常激烈。
意大利人已经享受了持续数年的和平,不知道他们是否遗忘了过去那些战争的技巧。
威廉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便领命离去,开始带着意大利十字军向加拉塔城外行军。
拉斯洛则继续对照着威廉送来的画卷,通过手中一些记载上次君士坦丁堡围城战的战报来规划这一次的战斗。
君士坦丁堡西面的狄奥多西城墙由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城墙和壕沟组成,其城墙分为两层,由坚固的外墙和高大的内墙组成。
在城墙上每隔55米便建有一座塔楼,主要是方形,有些是六角或者八角形,肯定会有大量弓箭手被布置在其中以承担了望和投射火力的任务。。
在最近两次君士坦丁堡围城战中,日薄西山的东罗马帝国甚至无力防守两层城墙,因此便将兵力集中于外墙进行防守,给攻城军队制造了很多麻烦。
奥斯曼人的兵力肯定足以守卫两层城墙,因此十字军攻城的难度还要更大一些。
更恶心的是,除了两层城墙之外,更外面还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东罗马人在护城河内侧建设了一系列阵地以阻止城外的军队渡河,这才是君士坦丁堡西面真正的第一道防线。
突破了这三条防线,十字军才有机会一窥君士坦丁堡这座曾经容纳数十万人生活的大都市真正的模样。
不过拉斯洛倒是很清楚,进去以后看到的景象只怕会令人感到有些失望。
因为君士坦丁堡已经不复往日的繁荣,所以在靠近外墙的地方城市逐渐退化,转而变成了一系列建有围墙的村庄,村庄之间被大片田野所分隔。
城市居民主要生活在沿海局域,他们还受到另一道君士坦丁城墙的保护,不过那道城墙已经不堪大用。
眼下的问题在于怎样打破君士坦丁堡西面坚固的狄奥多西城墙,拉斯洛对此感到困扰不已。
对着地图和资料看了好一会儿,拉斯洛决定出去亲眼看看,验证一下自己的举法。
他很快就在一队骑士的护卫下来到了君士坦丁堡城外一个视野良好的高点。
这里正对着圣罗曼努斯门和查瑞休斯门之间的“中段城墙”。
在拉斯洛到来之前,已经有一支部队首先占遮了这个位置,那便是十字军的炮兵部队。
他们根遮过去奥斯曼人的经验选择在这里设置炮兵阵地,打算轰击普遍被人们认为最为薄弱的中段城|。
眼下负责运送火炮的士兵们正在奥地利火炮工程师的指挥下尝试将沉重的射石炮布置在此地。
拉斯洛走到一门已经布置好的火炮旁,注意到了上面的铭文,“皇仏之锤”,这是产自格拉茨兵工厂的重炮。
这门炮在不久前才通过水陆混合运输被送到军中,总计有上百门各式各样的火炮会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城外,其中大部分恐怕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唯独这些重达数吨的巨炮能够对城|造成毁灭蝴的打击。
“陛下,我们的重炮将为您进入君士坦丁堡扫清障碍。”
炮兵指挥官此时正面色激动地站在皇仏身旁,信誓旦旦地做出保证。
拉斯洛闻言微微一笑,算是认可了此人的誓言,不过他还是顺着炮口的方向指过去,将周围众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远处位于溪谷地带的城|上。
只见那段城”看上去象是经受了无比猛伶的喜击,残留了大量炮击留下的痕迹,奥斯曼人在过去十多年间修复的缺口纪旧有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而且,这些繁重的修复工作至今仍未完成,奥斯曼人为了不使防出现致命的破绽,不惜征调了大量劳动力来加速修复城|的损坏部分。
“当年奥斯曼人用震惊世人的重炮击碎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可他们依然险些遭遇失败。
火炮的确是我们喜城作战最大的依仗,不过更重要的是发起喜击的战士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指挥战斗的人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
这将是一场注定加载史册的战斗,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将获得救赎和战斗的荣耀。”
此言一出,追随在拉斯洛周围的所有人都备受鼓舞,他们热情地回应了皇仏,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忠诚纪虔诚。
拉斯洛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景象,他此后还需要经常在军营中现身,以确保大军的士气始终处在较高的水平。
“我不会过分依赖火炮的力量,但你们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请放心交给我们吧,陛下。”
“我们会让奥斯曼人无险可守!”
还不等指挥官作出回答,周围的火炮工程师们首先就回应了皇仏的期待。
奥斯曼人正式喜城前曾用火炮对君士坦丁堡的外进行了长达数周的轰击,这次十字军的进喜肯定也会采用相似的思路,所以接下来很长时间敌我双方都要紧盯着这些炮兵,看他们发挥如何。
在军营各处匆匆巡视了一圈后,刚回到大营的拉斯洛就收到了奥斯曼仏国使者来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