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奥地利与威尼斯之间的战事平息,亚得里亚海上总算重新恢复平静。
送亲舰队因此不必再如过去那般停留在亚平宁半岛西岸,让葡萄牙的公主经过长途跋涉前往维也纳。
这支舰队绕过意大利南端,驶入亚得里亚海,最终停靠在的里雅斯特港,沿途并未遭遇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
当地的官员热情地迎接了葡萄牙公主和送亲的队伍,并且为他们准备了许多辆马车用来装载数量庞大的嫁妆。
之后,费尔南多王子亲自带领百馀人的送亲队伍护送着自己的侄女前往格拉茨,据称皇帝会在那里迎接他的新妻子到来。
在这期间,费尔南多王子不断向若阿纳公主描述皇帝是一个怎样虔诚、英明的君主,希望以此打消若阿纳心中的愁绪
只可惜,费尔南多的努力并没有获得什么显著的回报。
随着队伍一路向北,越来越靠近格拉茨,若阿纳公主一向平和而沉静的眼神中暗含的忧伤也在不断加重。
她从五岁起就渴望成为“基督的新娘”,并且为此坚持了多年。
然而,由于她十分接近王位,因此阿方索五世不允许她添加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女。
即便如此,这位虔诚且热衷慈善的公主仍在不断进行抗争。
在拒绝了多次来自各国的婚姻提议后,她终于迎来了一桩不容拒绝的婚事。
哪怕是一向宠溺她的阿方索五世这一次也只能含泪送别刚刚成年的女儿,并且派航队将她送去万里之外的奥地利,以完成她作为一国公主与生俱来的使命一一通过自身的婚姻为王国带来一段稳固的同盟关系。
虽说这一次出嫁的对象是号称【信仰守护者】的罗马皇帝,可若阿纳还是没法高兴起来。
其实,她在很早以前就常常听闻自已这位大名鼎鼎的姑父拉斯洛的众多传说,对于他的事迹和功绩也是颇为崇敬。
只不过,她还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这位注定名垂青史的皇帝所选中的第二任妻子。
据说拉斯洛皇帝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也许他们之间会存在一些共同语言,若阿纳只能这样期待着。
毕竟她最初的希望伺奉上帝的愿望已经落空了,现在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伺奉代表上帝行使世俗权柄的帝王。
相较于多愁善感的葡萄牙公主,拉斯洛对待这桩联姻的态度就随意的多了。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妻子究竟是谁,或者说是一个怎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她能为奥地利带来什么。
如果对奥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有利,拉斯洛甚至不介意迎娶一位法国公主,当然目前来看这个想法不怎么现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一次,查理已经让他感到失望了,也许今后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也会慢慢变质。
当然,眼下勃艮第仍然是最佳的结盟对象,毕竟他对查理知根知底,而阴险狡诈的路易十一可没那么好应付。
格拉茨的行宫中,拉斯洛刚刚完成了对于皇室大道最新建设进度的又一轮巡视,正好在此地停留。
整个工程已经完成了将近百分之八十,由于人力充足,成本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高,这让拉斯洛欣慰不已。
接下来的一年,大量的资金需要投入到十字军的事业中,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完成这个阶段工程的收尾工作不算太过困难。
拉斯洛刚处理完公务不久,就有侍从前来汇报葡萄牙人入城的消息。
葡萄牙人的送亲队伍规模庞大,引起了众多格拉茨市民的围观。
大多数人并不认得打头的骑士高举的葡萄牙王国的旗帜,不过也有一些记性好的人记起了十几年前也有一支队伍打看同样的旗帜前往维也纳,那是莱昂诺尔皇后的送亲队伍。
直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这支队伍护送的正是皇帝即将迎娶的新皇后。
于是,市民们展现出了更多的热情,甚至令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都感到惊讶。
在格拉茨行宫的花园里,拉斯洛第一次见到了被他选中成为第二任皇后的葡萄牙公主若阿纳。
这位刚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少女看上去与画象的差别有些大。
她肤色白淅,脸庞轮廓柔和,相貌并没有莱昂诺尔那般初看便令人惊艳,不过还是带着几分少女的靓丽和羞怯。
更令拉斯洛在意的是她的装扮,这个年轻的公主并没有穿一身华丽的服饰,也没有进行精心的打扮。
她只是略施粉黛,头发被一丝不苟地盘起,身看素雅的深色长裙,只在边缘处点缀些许低调的宗教纹样,全无世俗的奢华。
如果不是在她身后还停着十几辆满载金银珠宝的货运马车,拉斯洛说不定会误以为自己真的迎娶了一个简朴的平民女性。
“皇帝陛下,我遵照两国之间的约定,为您带来了葡萄牙王国的若阿纳公主,还有葡萄牙的舰队。
在见证过您的婚礼后,我将率领舰队前往君士坦丁堡与十字军舰队会合。
对于您在此之前取得的对威尼斯人的胜利,请容我向您表示祝贺。”
费尔南多王子并未忘记自已的使命,他牵着侄女的手,代表他的兄长阿方索五世将葡萄牙公主交到拉斯洛手中。
“我不会忘记葡萄牙王国提供的热心帮助,愿两国友谊长存。”
拉斯洛从费尔南多手中牵起若阿纳的手,微笑着回应道,其实他看得出来,葡萄牙人对于这次的十字军可以说是完全失去了兴趣,不过他们最后还是遵守了约定,这已经足以令拉斯洛感到欣慰。
将来要对付法国,甚至卡斯蒂利亚-阿拉责合体而成的西班牙,葡萄牙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拉斯洛现在实际上已经无法预判这个世界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了,毕竟整个欧洲都乱作一团,没人可以独善其身。
而他作为绝对的欧洲霸主,倒是并不怎么需要担心太多事情,只要应付好眼前的敌人,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势便会一如往常那般蒸蒸日上。
在拉斯洛与若阿纳会面后的第二天,他们便一同启程返回维也纳。
在最新建设的皇家大道上,拉斯洛与费尔南多王子并肩骑行,谈论着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卡斯蒂利亚的内战已经打到了第三个年头,恩里克四世看上去拿贵族叛军毫无办法。
现在叛乱分子们扶持恩里克的异母弟阿方索王子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支持,战局并不很有利。”
费尔南多有些心累地向拉斯洛说明了眼下卡斯蒂利亚的情况。
“我听说葡萄牙已经派出军队协助卡斯蒂利亚国王作战,阿方索五世到底希望得到些什么?”
“我们只是派出一些军队去平定了一场不怎么重要的小规模叛乱而已。我的兄长已经与恩里克四世达成协议,准备迎娶恩里克的妹妹伊莎贝拉公主,然后让我国的若昂王子迎娶恩里克唯一的子嗣胡安娜公主。”
“这样一来,卡斯蒂利亚不就成了阿方索五世的掌中之物么?”
拉斯洛微微颌首,不得不在心底感叹一句,阿方索五世的算计也蛮精明的。
难怪他对可以挣得名誉的十字军丝毫提不起兴趣,原来是统治伊比利亚的机会摆在眼前。
换做是拉斯洛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取舍,他也会毫不尤豫选择后者。
费尔南多闻言却摇头苦笑着说道:“只怕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且不说卡斯蒂利亚那些梁骜不驯的贵族,另一边的阿拉责王国不也正虎视吗?我真担心兄长的野心会将葡萄牙拖进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
不得不说,接受航海王子恩里克长期教导的费尔南多继承了他养父的远视,看出了葡萄牙妄图通过联姻和战争手段吞并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风险所在。
两国的体量差距着实不小,一个搞不好就会重演蛇吞象的故事。
可惜的是阿方索五世大概已经魔证了,沉浸在称霸伊比利亚的美梦中不愿醒来。
“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吧?现在安茹家族插手致使阿拉贡王国的叛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甚至阿拉责国王与安茹公爵之间都爆发了直接冲突,连带看法国与阿拉责的同盟关系也彻底破裂。
对付一个内乱不止,又缺乏强力盟友的阿拉责王国,我想国富兵强的葡萄牙还是很有机会的。”
拉斯洛也不知道自己这究竟是在宽慰还是在拱火,反正他只想看到法兰西王国的南方有一个新的大国崛起。
而如果这个大国的君主正好与奥地利关系友善,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皇帝都这么说,费尔南多现在开始怀疑自己的是不是受到那些失败主义论调影响太深了。
不过他毕竟是葡萄牙王国海上探索的总负责人,因此当然会希望王国能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航海事业之中,而非浪费在伊比利亚半岛争霸之上。
要知道如今正是葡萄牙北非扩张的天赐良机,他们最大的敌人一一摩洛哥马林王朝被起义推翻,摩洛哥国内至今仍然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根本无力反抗。
就在不久前,费尔南多才率领葡萄牙海军舰队捣毁了从葡萄牙本土到加那利群岛之间最大的摩洛哥海盗窝点阿纳费港,并将那里夷为平地。
随后葡萄牙人在那里创建了一个新的中转据点,几百年后那座港口将逐渐发展为摩洛哥最大的海港卡萨布兰卡,不过如今的摩洛哥人根本无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丢失的港口。
费尔南多本欲继续率军突袭摩洛哥海岸,甚至深入内陆攻城略地,可惜阿方索五世暂时并不打算将军队投入到对北非的征服中,而且费尔南多也必须遵照约定率领一支葡萄牙舰队添加十字军,这令他倍感遗撼。
但是费尔南多转念一想,打摩洛哥的穆斯林是打,打奥斯曼的穆斯林也是打,反正都是为了信仰而战。
况且,北非征服者的名头肯定是没有君士坦丁堡征服者的名头响亮。
尽管葡萄牙王国无法从这场十字军中获得多少实在的利益,但费尔南多现在也有了率领舰队进攻奥斯曼人的动力。
“相比起相同信仰的手足兄弟之间无休止的内斗,我还是更希望看到大家团结一致驱逐异教徒的景象,幸运的是现在有人承担起了这份责任。您无愧【信仰守护者】之名,陛下。”
费尔南多发自内心地称赞道,尽管皇帝对抗奥斯曼人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是这也足以赢得他的好感。
仔细想想,葡萄牙人在北非与异教徒之间持续数十年的战争跟哈布斯堡家族数十年来对抗奥斯曼人的战争其实还蛮相似的。
只不过二者的规模和影响可谓是天壤之别。
葡萄牙人在北非遭遇失败,无非就是整顿兵马再战一场,要是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在巴尔干遭遇了失败,那整个欧洲的大门都有可能向异教徒开。
不得不说,当初的情况还是挺凶险的,不过好在皇帝和勃良第公爵发挥他们各自的人际关系网络汇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成功将奥斯曼人挡在了欧洲的大门口。
时至今日,费尔南多仍然无法忘却瓦尔纳的大战,还有君士坦丁堡城下的仿徨。
也许这一次,他们能够弥补此前的遗撼,成功光复君士坦丁堡。
费尔南多王子的夸赞对拉斯洛而言还是很受用的,他希望对方不仅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上尽心作战,把奥斯曼人彻底赶出欧洲。
在队伍返回维也纳之时,一场盛大的婚礼已经准备完毕。
说是皇帝的婚礼,实际上更象是一场十字军的动员大会。
大量同意参与十字军的诸候、各国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贺皇帝新婚,并且在随后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议,正式确定了所有参与者需要召集的兵力,以及开始远征的时间。
就在春季播种后的四月中下旬,来自欧洲各地的十字军战士将陆陆续续踏上前往君士坦丁堡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