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大特尔诺沃起义(1 / 1)

1466年冬,奥地利与威尼斯的战争仍在继续。

奥地利、热那亚和那不勒斯联合起来在亚得里亚海至东地中海的广阔海域上与威尼斯上演着越发激烈的海盗大战。

不过,本该最危险的威尼斯湾内却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哈布斯堡舰队驻扎在的里雅斯特,而威尼斯亚得里亚海舰队驻扎在威尼斯,双方每天都要派出几艘军舰在海上侦察、较量一番。

这些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海战多半以威尼斯人获胜告终,不过奥地利军舰跑的够快,并未损失多少军舰。

杜詹姆谨遵拉斯洛的命令,避战不出,让急于击败奥地利海军并回援爱琴海的威尼斯人急得上下跳。

他们已经多次倾巢而出封锁的里雅斯特港,然而任凭威尼斯人如何挑,奥地利舰队就是不出来。

甚至有一艘威尼斯军舰因为太靠近港口而被临时建造的岸防炮台中的火炮击中,虽然并未造成太大的毁坏,但也足以让威尼斯人不敢再轻易靠近港口。

在其他海域,来自两个阵营的舰船互相攻击、劫掠,整个地中海都打成了一锅粥。

在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些村庄,整村整村的民众放弃耕种贫瘠的土地,乘着老旧的桨帆船到海上查找合适的猎物。

无论是威尼斯还是奥地利的商船都是他们的目标,起初拉斯洛还未曾察觉,直到有一伙海盗被弗兰科潘家族的航队击败并捕获,他才惊觉达尔马提亚海盗竟然已经死灰复燃。

随后,匈牙利王国的斯帕拉托军团在弗兰科潘家族的帮助下扫荡了沿岸几座伪装成渔村的海盗巢穴,总算让这些不老实的海盗收敛了许多。

私掠法令带来的恶劣影响远不止于此,越来越多的海盗开始涌现,并且为奥地利和威尼斯两方提供服务,袭击敌对方的商船甚至军舰。

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奥地利海贸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让威尼斯人持续承受大量的损失。

这场大战的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见,由于战争导致帝国内某些重要商品的物价飘忽不定,不知让多少商人面临破产的窘境。

比他们更惨的是巴尔干地区的民众,因为最惨烈的陆上战争就在这里爆发。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军队以极快的速度杀入希腊地区,在这里连续攻克了威尼斯人的多处贸易据点和要塞。

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所有的财物都会被他们洗劫一空。

普通的民众往往需要交出自己的全部身家才能换取自由,那些付不起钱的人都会被贬为奴隶,

一部分被骑士团接收,另一部分则任由俘获他们的人处置。

反正生活在这里的不是正教徒就是威尼斯人,对于以十字军领主作为主力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联军而言这些人口也是他们战利品的一部分。

尤其是保加利亚的领主们,他们对于人口的渴求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夸张的地步。

要知道自从奥斯曼人复灭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后,这片土地接连经历了奥斯曼内战、谢赫·贝德尔丁之乱和十字军东征,导致保加利亚的人口遭到了持续且严重的损害。

正所谓“兵过如,匪过如梳”,战争带来的危害需要长期稳定的统治来恢复。

原本,随着拉斯洛在巴尔干的征服逐步完成,保加利亚的地缘环境也趋于安定,人口稀少且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土地吸引了大量来自巴尔干其他地区以及更远的匈牙利、帝国等地的移民。

伴随着这股从西方而来的移民浪潮,许多来自罗马的传教士和主教借助圣乔治骑士团的帮助开始在保加利亚乡村扎下根来。

他们建造教堂和修道院,甚至强夺东正教教会的修道院,强迫民众在教堂中进行西方教会的仪式,或是上缴更多的税款。

在那些德意志和匈牙利移民稀少的地区,正教徒有时会选择使用武力抵抗罗马公教的入侵,他们曾经将传教士扔进河里溺死,或者将人用麻袋套住扔到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灭。

这些恐怖手段无一例外都迎来了骑士团更加血腥的报复。

仇恨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而保加利亚本土的封建主们却首先向皇帝屈服,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带头皈依了罗马公教,并且开始在各自的领地内推广西方宗教信仰。

这就导致保加利亚上层的掌权者们与底层民众的矛盾也在逐渐激化。

就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奥斯曼人开始悄悄渗透底层的保加利亚民众。

帮助素檀不断煽动保加利亚叛乱的当然不会是穆斯林,这项工作是由那些希腊人完成的。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东罗马帝国遗民中那些不愿接受异教徒统治的人都想尽办法逃往西方。

他们为意大利、匈牙利和奥地利带去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艺术和其他精华。

而那些痛恨西方教会的东罗马人或者说希腊人则留在君士坦丁堡,并且得到了素檀的重新安置。

他们自翊真正的罗马希腊后人并支持素檀的事业讨伐那些西方异族和斯拉夫蛮夷,希望借此获得更高的地位。

其中的代表正是为了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之位而慷慨解囊的大牧首金纳迪乌斯二世。

他跟随败退的季米特里奥斯从摩里亚来到君士坦丁堡,并且很快得到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赏识。

在他身边很快集结了一批最厌恶罗马教会的正教信徒,他们在接到素檀下达的任务之后立刻启程赶往保加利亚东部的广大乡村地区。

罗马教会的势力虽然已经触及此地,但是迟迟未能扎下根来。

大部分西方传教士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都选择以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为中心,在骑士团的保护下安全地传播信仰。

只有那些不怕死的,或是受到了东部领主的盛情邀请,这才会前往东部传播信仰。

正是这样的现状给了奥斯曼人以可乘之机。

“现在素檀才是正教徒的保护者,那些德意志人只会一味对你们施加迫害,难道你们要一味忍耐吗?”

特尔诺沃亲王领首府大特尔诺沃附近山区的一间小教堂里,一位自君士坦丁堡而来的希腊传教士朝着那些曾经多次接受他宣讲的村民们大喊道。

“可是那些铁罐头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他们砍倒反抗者就象砍倒稻草人一样随意。”

人群中传出这样的声音,声音中充满了对圣乔治骑士团的恐惧。

就在大特尔诺沃城内还设有骑士团的分部,他们曾经惩戒过那些对罗马传教士做出恶行的保加利亚人。

“饱受他们欺压的可不是只有你们,还有更多的正教信徒曾遭受迫害,他们也会与你们一同发起反抗。”

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个希腊教士的话是不是真的,但是看他言之凿凿的样子大多数人选择了相信。

‘我们当然不愿意接受异端的统治,他们强迫我们交更多的税,

可是你口中的奥斯曼素檀难道真的会善待我们吗?

奥斯曼人此前五十多年的统治这里的很多人都经历过,那并不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站在最前头的村中长老沉着脸打断了希腊人煽动性极强的演讲。

虽然他对于德意志人的统治同样感到不满,但是这个希腊人明显想靠空口百话忽悠他们去送死,他不会坐视着一切发生。

“不不,素檀只是欢迎你们前往君士坦丁堡定居,那里是全世界最包容的大都市。

当然,如果你们的反抗最终取得成果,那你们可以继续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就在大特尔诺沃城里同样有我们的同伴,他们找到了末代沙皇伊凡·希什曼的子孙,并且希望拥立他为保加利亚的统治者,取代那个多年不曾来到保加利亚的奥地利人,重建保加利亚人的国度。

素檀承诺会对英勇抵抗罗马皇帝的保加利亚人提供帮助。”

希腊教士眼看村民们轻易无法忽悠,于是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教堂立刻变得嘈杂起来,人们开始憧憬这个希腊人所描绘的景象。

希什曼家族的后裔领导他们推翻皇帝的统治,重建保加利亚帝国,驱逐那些从西方而来的异端。

“现在保加利亚军队正在希腊与威尼斯人作战,那些异端们互相残杀,这正是你们摆脱束缚的好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

一直窝在山里的保加利亚平民们又怎么会知道皇帝到底有多强大呢?

他们只听到保加利亚兵力空虚,便将一切顾虑都抛之脑后,开始做起重建保加利亚帝国的美梦。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从特尔诺沃到瓦尔纳的众多村庄、城镇。

有一些试图煽动叛乱的希腊人被当地官员逮捕并被处决,但是在许多领主们掌控力低下的乡村地区,反抗的思想象病毒一样飞速传播。

1466年圣诞节当日,一位自称希什曼王朝后裔的年轻人在大特尔诺沃城内正教徒的支持下掀起叛乱,他打出的旗号是驱逐异端、光复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中部和东部的广大农村地区纷纷出现起义的响应者,一时间保加利亚境内烽烟四起。

“摄政大人,大事不好了!”

排特烈正在索菲亚的宫殿中研究着自己最近收集到的关于星象学的古籍,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

就在这时,他最信赖的一位奥地利顾问急匆匆地走到他跟前,打断了他的闲情雅致。

“约翰,慢着点儿,又发生什么事了?”

排特烈微微皱眉,大军出征后保加利亚内部相当空虚,这时候他可不希望再出现任何变故。

“大特尔诺沃爆发叛乱,叛军趁着城内防备空虚夺取了城市,王国东部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军,据称叛军的领导者是希什曼王朝后裔。”

“大特尔诺沃?”听到这个熟悉的地名,排特烈还稍微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家被偷了,连忙焦急地追问道,“安娜和鲁道夫的情况怎么样了?”

“夫人和您的孩子都在骑士团的护送下逃离了特尔诺沃,如今正在赶来索菲亚的路上。”

闻言,腓特烈松了口气,他自来到保加利亚以后几乎一直在首都索菲亚处理王国的政务,而他自己的封地特尔诺沃亲王领则被他交给自己的夫人萨克森的安娜打理。

他们唯一的孩子鲁道夫也由安娜负责教导。

腓特烈倒是不会怪罪妻子弄丢了大特尔诺沃,毕竟他领地内的军队也被派往了希腊战场,领地守备空虚加之叛军突然发起攻击,防守不力是很正常的事。

此前保加利亚各地虽然偶尔也会爆发一些骚乱,但是一上来就拿下一座大城市的情况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让排特烈感到有些不妙。

“这次的叛乱应该是奥斯曼人的手笔,此前就有地方报告称发现奥斯曼派遣的希腊间谍在王国东部煽动叛乱,没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

腓特烈的话语中饱含怒火,那些该死的奥斯曼人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大人,当务之急是迅速召集一支军队平定这场叛乱,否则恐怕会出现更多的变故。”

顾问约翰很是担忧,如果奥斯曼人趁着这个机会入侵保加利亚,情况就糟了。

‘我们在东部边境还有诸多防守严密的堡垒,那些叛军很难攻下这些堡垒奥斯曼人已经经历了多年战争,他们应该不会贸然进攻保加利亚,所以我们只需要对付掀起叛乱的乌合之众即可。

叛军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面对腓特烈的询问,约翰摇头答道:“东部传来的报告只说从大特尔诺沃到瓦尔纳全都出现了叛军,只怕数量不会少于两万。”

从大特尔诺沃到瓦尔纳,也就是半个保加利亚王国,腓特烈刚刚平复的心情马上又变得紧张起来。

“短时间内再召集一支军队平叛根本不可能!把前往希腊的军队调回来?不行,还是向拉斯洛求援吧。”

胖特烈自知打乱侄子的战略部署肯定会遭到责备,因此他直接写了封求援信,命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维也纳。

随后,他开始召集军队加强索菲亚的守备,只等皇帝派来的援军一到,那些叛军就将会迎来他们的末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