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新教宗(1 / 1)

1464年初,庇护二世病逝于罗马,

来自梵蒂冈的使者被派往欧陆各个重要国家,召集枢机主教们前来举行新一轮的选举。

“陛下,我们来向您辞行。”

维也纳的两位枢机,格奥尔格和贝萨里翁立于殿下,听候拉斯洛的指示。

其中,贝萨里翁已经挂上了帝国公使的名头,不过他一直在梵蒂冈陪庇护二世走过了最后一程。

随后,他亲自来到维也纳通知皇帝和维也纳枢机格奥尔格,告诉他们关于教宗病故的消息。

接下来的教宗选举需要他来主持。

所以,他马上就要带着格奥尔格前往罗马。

等到新教宗当选,他就会辞去枢机长的职务,离开罗马来到维也纳协助皇帝。

他作为东罗马流亡者最大的庇护人,在罗马利用教廷的资源供养了许多东方学者。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接受皇帝的提议,邀请那些受庇护者一同前往维也纳。

一旦他离开罗马枢机团,不再参与教廷的内核事务,教廷肯定会削减对这些流亡者的补助。

皇帝既然愿意多花点钱养这些学者,贝萨里翁自然乐意将他们带到奥地利来。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眼下的教宗选举。

“贝萨里翁,关于这次的教宗选举,你作为主持者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拉斯洛看向眼前慈眉善目的希腊老者,希望能从他这里了解到第一手情报。

“这次我总共邀请了二十一位枢机到梵蒂冈来参加教宗选举。

不过考虑到英格兰的内战仍在持续,也许实际到场人数会比预计少一些。”

贝萨里翁开始回想自己掌握的信息。

“奥尔西尼家族和法王很可能会支持法国籍枢机纪尧姆·埃斯图特维尔。

与他站在一起的还有另一位法国枢机阿兰·德·科蒂维。”

“是的,他是法王最忠实的傀儡。

这人不仅反对我,还反对庇护二世上台,他虽然披着枢机主教的红袍,心里想的却都是将罗马教廷从法兰西驱逐。”

拉斯洛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贝萨里翁身旁站着的格奥尔格,发现维也纳枢机的脸上也有几分尴尬的神色。

这是一个立场问题,那就是枢机的国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政治和宗教立场。

尤其是在查理七世颁布《布尔日国事诏书》,阿尔布雷希特二世颁布《美因茨国事诏书》之后,枢机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而非扩大教廷的权势。

“法国枢机选上的机会大吗?”

“不会比您支持的候选人大。”

拉斯洛点了点头,法王总共有四席枢机,他这里也有两席,再加之米兰一席,双方差距不大。

罗马的地头蛇奥尔西尼家族和科隆纳家族也已经选边站好了队。

“科隆纳家族挑选的那个,我记得叫皮埃特罗·巴尔博是吧?”

“是的,陛下,他是一位极端保守且平庸的枢机主教,最重要的是,他是个威尼斯人。

您难道真的要支持他吗?

如果这个人上台,先前所有改革的努力没准都会功亏一。”

贝萨里翁眉头紧锁,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忧虑的神色。

拉斯洛轻叹一声,无奈地摆手说道:“我也不想选一个威尼斯人上去,可是现在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巴尔博家族是记载在威尼斯《金册》上的显赫家族,不过这个家族如今正随着威尼斯的衰弱而走向没落。

只要不象他舅舅恩仁四世那样当个老糊涂就行了。

“多吗?只是看起来很多而已。

贝萨里翁,让你去竞选教宗,你能得几票?”

希腊枢机沉默不语,除了皇帝控制的枢机,恐怕不会再有人投票给他。

“如果是格奥尔格去呢?”

结果也没什么两样。

要是连出两位德意志教宗,其他国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我最开始也很反对推举一个威尼斯人上台,但是科隆纳家族的人说服了我。

他们的敌人是奥尔西尼家族,而奥尔西尼家族的盟友是我的敌人法国。

除开我手下的这些枢机,就只有皮埃特罗这么一位与法国没有直接关联,而且主张加强教宗集权的候选人。

他上台以后,由于《布尔日国事诏书》的缘故,很大可能会与法王关系恶化。

虽说他因为意大利战争的缘故同样厌恶帝国,但只要能够阻止法国人当选,这些都无关紧要。”

只要新教宗不是完全倒向法国,那这场选举就是他的胜利。

当然,他也考虑过,如果这个威尼斯教宗选出来以后反咬他一口,他会亲自到罗马去一趟,带着全副武装的大军。

有人不想体面的话,那就帮他体面好了。

想到这里,拉斯洛露出一抹笑容。

现在枢机团中法王控制的枢机与他控制的枢机维持着均衡。

只要两方都不做出妥协,那就是把枢机团的这些老头子们全部饿死也选不出新教宗。

“剩下的势力呢?”

“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就是阿拉贡枢机罗德里戈·波吉亚。

这个贪得无厌的混蛋很好收买,您对此应该不会陌生。”

的确不陌生,拉斯洛还记得自己用几个东方美女和一大笔钱收买罗德里戈的事。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让他乖乖投票的。”

“然后就是意大利本土的十几位枢机主教了,他们中的许多都听命于意大利本土的豪强们。

佛罗伦萨和热那亚各有一位,您应该可以想办法加以控制。”

“我会派人去跟他们商量这事儿,想必他们不会拒绝我的要求。”

拉斯洛又与两位枢机讨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这才亲自送他们离开维也纳远赴罗马参加教宗选举。

在庇护二世离世后的两个月内,来自大陆各处的枢机陆续赶到罗马。

新教宗的选举很快就开始了。

枢机主教们被关在封闭的教堂内,进行一轮接一轮的竞选。

整个罗马的人们都关注着这事,时不时抬头望向那宣布结果的烟肉。

很遗撼,选举的前几日,烟肉中飘出来的全部都是黑烟,

远在巴黎的路易十一,还有维也纳的拉斯洛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出炉。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日供应给枢机们的食物也在渐渐减少。

一般人都遭不了这种罪,更别说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们。

这次的选举异常焦灼,居然硬生生拖到了第九天。

人们已经很久没见过如此漫长的教宗选举了。

这一天里,负责保证枢机们饮食的教廷机构只给了这群老人一人一杯水,加之一块掌心大小的面包。

就是在外面收了再多的钱,得到再多的承诺,也总有人会忍不住想要结束这一切。

上午的投票结束了,小教堂的烟卤里飘出的仍然是黑烟,

教堂不远处的一栋豪宅内,蒙费拉托侯爵威廉·巴列奥略此时正站在窗边焦急地凝望着那股黑烟。

他的兄长约翰在不久前病逝,如今他已经继承了蒙费拉托侯爵的爵位和领地。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前往维也纳勤见皇帝,就被派到罗马来观察情况。

“特使先生,坐下来喝杯酒吧,不必如此焦躁。”

在餐桌旁坐着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他语气温和地劝慰着威廉,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忧虑。

“乔万尼先生,您就一点儿也不担心吗?”

威廉之所以会这么急躁,主要是因为这次的选举拖得实在是太久了。

上次皇帝暗中操控教宗选举,最后都没有等到第九天就选出了庇护二世。

那一次是皇帝的对手们疏于防范,这回他们不会再犯下这种错误了。

庇护二世上台后,皇帝的扩张之路一帆风顺,法国和奥尔西尼家族的势力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这回他们说什么也不会允许一个亲近帝国的教宗上台。

“您应该对皇帝的势力抱有信心。”

那间教堂里还有他的一位亲戚,吉罗拉莫·科隆纳,是由庇护二世亲自提拔的枢机主教。

他会盯着那几位受到科隆纳家族控制的枢机们,以免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什么错误的决定。

皇帝那边自不必他担心,负责主持选举的贝萨里翁枢机长现在站在皇帝那边。

只要科隆纳家族和皇帝坚定地站在同一边,就绝不会选一个法国人做教宗。

至于说为什么挑一个威尼斯人作为扶持对象,乔万尼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皇帝可以是他对付奥尔西尼家族的助力,但绝对不能让皇帝彻底掌控罗马。

奥尔西尼那群混蛋想要引狼入室,把法国人推上教宗宝座去对付皇帝,就象推举安茹家族登上那不勒斯王位一样。

乔万尼不会做出这样不智的决定。

所以他选择了皮埃特罗,这么一个既讨厌法国,又讨厌帝国的威尼斯人来做候选人。

他甚至为此放弃了支持贝萨里翁的计划。

按照以往的经验,无论是推举贝萨里翁,还是推举他自家的枢机吉罗拉莫,最后都无法决出结果。

他已经见过太多次“折中”,就比如卡利克斯特三世,抑或是庇护二世。

这一回选择皮埃特罗,同样是这个道理。

“我当然了解皇帝陛下的力量,可是万一

9

威廉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死死盯着教堂的方向。

要是真的选出来一个法国教宗,没准刚刚和平没几年的意大利又要乱起来。

如果法国大军重新杀回来,那么他的蒙费拉托必定首当其冲。

他很不希望意大利的和平被打破,更不希望法国人卷土重来。

“皇帝手里的票加之我手里的,比例已经接近参选枢机总数的一半,你就放心好了,

最后一定是我们的胜利。”

乔万尼话音刚落,威廉突然猛地回头看向他,这让他心中一紧。

“飘白烟了?”

“恩。”

威廉用力点头,脸上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他还是第一次见证一位教宗的诞生,只希望等会儿当众演讲的教宗不要操着一口浓厚的法国口音。

看到结果出炉,威廉和乔瓦尼反倒平静下来。

威廉离开窗边,到乔万尼对面坐下,两人就这样等待着,稍后自会有人为他们送来最终的结果。

举行教宗选举的小教堂内,枢机们围坐在一起,人人都面有菜色,显然遭受了不轻的折磨。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解脱的神情。

贝萨里翁宣读了最后的得票结果,皮埃特罗·巴尔博获得了绝大多数选票,只有两位法国枢机弃权。

“皮埃特罗,你是否接受当选为教宗?”

“我接受。”

皮埃特罗有气无力地回答道,丝毫不见当选的喜悦。

按照惯例,接下来该问他的尊号了,但是这回不太一样。

一份包含了18项条款的协议被摆在他跟前,枢机团的成员们都满含期待地看向他。

这是庇护二世在生命的最后捣鼓出的一些改革方案,主要是关于限制教宗权力,扩大枢机团分权的决议。

他们最终答应选举皮埃特罗上台,作为交换,皮埃特罗必须签署这份协议。

枢机们已经品尝过更大的权力,那是庇护二世赋予他们的,他们并不想将这些权力交还回去。

而皮埃特罗的集权理念与此有些冲突。

当然,贝萨里翁狂热的改革理念危害更大,因此被首先排除。

枢机们实际上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总不能真选一个法国人或者奥地利人上台吧?

就连米兰、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的枢机他们都不太敢选,因为这些地方都是皇帝的势力范围。

至于西班牙人罗德里戈从一开始就被忽视了。

庇护二世曾经公开发布谕令斥责罗德里戈品行败坏,枢机们都不看好这个贪婪的家伙。

兜兜转转,还是选一个威尼斯人出来比较好。

皮埃特罗扫视一圈,他的神色格外平静,就好象枢机团不是在向他这位预备教宗发起逼宫。

他很快就在这份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见状,枢机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意大利的枢机们为保住权力感到高兴,而各国的枢机则可以回去做个交代。

格奥尔格注意到皮埃特罗脸上一闪而过的阴狠,这让他感觉事情有些不对。

但是贝萨里翁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你选择的名字是?”

“保罗。”

“那么你就是保罗二世。

走吧,我们该去圣彼得广场向人们宣布新教宗的当选了。”

贝萨里翁长舒一口气,最后还是法国人先松了口,这才让皮埃特罗赢得了选举。

不过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了,接下来他将辞去枢机团团长的职位,专门履行帝国公使的职责。

皮埃特罗,不,现在应该称保罗二世,他拿起桌上的那份协议,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诸位,我会认真考虑你们提出的指导意见,但教宗作为基督的代理人,是不需要受到这些限制的。

希望你们可以记住这一点。”

说完,他没有理会满脸错的枢机主教们,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外面走去。

不久后,在圣彼得广场上方的阳台上,贝萨里翁向人们宣布道:“我们有教宗了!”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保罗二世出现在广场上方,对罗马的人们进行了他的首次祝福。

另一边,收到消息后,威廉立刻快马加鞭离开罗马。

他要先一步将教宗选举的结果带回去向皇帝汇报,顺带完成自己继承蒙费拉托侯爵爵位后的首次勤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